《军事理论—第一章》.ppt
(三)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1、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沈阳、北京、兰州、成都、济南、南京、广州等战区和北海、东海、南海等舰队。 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内卫武警部队、边防武警部队、特种武警部队、消防武警部队以及交通、水电、黄金、森林警察部队组成。 3、民兵: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常备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平时其成员各司其事,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战时配合军队作战,担负战争勤务,开展游击战争,维护社会治安,必要时随军远征。 (四)武装力量建设的原则 1、坚持对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 2、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 3、坚持与周边环境等同的原则 4、坚持质量和数量相统一的原则 5、坚持常备军与后备力量相结合的原则 三、国防建设成就 (一)建立和进一步完善了军事理论 1.制定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2.军事科学理论研究不断加强 3.军队院校建设有了一定的规模 (二)建设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三)建立了较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 (四)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防动员体制 1.建立了强有力的国防动员机构。 2.储备了一定的国防后备力量和物资。 3.不断完善国防工程和民防工程建设 (五)进一步完善了国防法规 (请欣赏视频—国庆阅兵) 四、国防建设目标 我国国防建设的近期目标:20世纪末,国防现代化的水平有所提高,为21世纪国防发展打好基础。 中国国防建设的远期目标:到建国100周年时,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与国家的国际地位相适应。 国防建设的重点是:抓好常备军建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国防科技的研究,发展高技术和信息技术武器装备;完善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机制。 国防现代化是中国国防建设的总目标。 大学军事教程 华商学院思政部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节 国防概述 第二节 国防法规 第三节 国防建设 第四节 国防动员 第一节 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一)国防的概念: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现代国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国防基本要素 1、国防的主体 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2、国防的目的 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3、国防的手段 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 4、国防的对象 侵略与反侵略和武装颠覆与反武装颠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我国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二、我国国防简史 一、秦国粉碎了其他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 (一)先秦时期的国防 1、军事理论日臻成熟。 2、军队建设奠定了基础并得到发展。 3、征兵制度的建立。 4、修筑庞大的国防工程——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筑先后经历了27个世纪,全长5000里,它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以土为本的内陆型国防观的标志 (二)秦、汉以来的国防史 1、征服匈奴通西域。 2、吐蕃受封及对西藏的治理。 3、开发西南,建“海上丝绸之路。 4、巩固东北边陲。 5、军事理论进一步发展。 (三)元末至前清时期的反侵略史 1、元末明初的反倭寇斗争。 2、郑成功收复台湾。 3、抗俄斗争。 (四)晚清时期国防的衰落和近代国防意识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进北京的60年间,由于列强的入侵和清王朝的腐败,中国进入了有国无防的时代。 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倚仗其船坚炮利,以4000余人的兵力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以后,清政府被迫与外国签订了1100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没有一个主权属于中国的港口,中国人民倍受外敌凌辱。此时的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之中。 古代国防的兴衰 春秋末期时,崇尚武力,图强称霸 秦始皇时期,高度集权,固国强边 唐王朝时代,扫灭强虏,万国归附 元王朝时代,疆域广大,威震欧亚 两晋南北朝,战乱四起,山河破碎 宋王朝时代,积贫积弱,内忧外患 明代中后期,长城风化,忧患迭起 清王朝后期,政治腐朽,国防孱弱 (五)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 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的国防,开始了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属于人民的国防新纪元。 1、建立和进

2022军事理论共同条令训练ppt
添加收藏立即下载本套通用2021扎实推动共同富裕PPT红色建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课件下载,系作者工人村扛把子发布,编号:11814341,体积7.44MB,总共20页,比例为16:9,由封面、目录、转场页、内容、结尾5个部分构成。PPT以红色做为主题色,搭配浅色背景,极为醒目。结构完整;过渡页设计统一,使得整个PPT富有层次感。动画设计上也做的非常精细,元素按设定规律展现,演示起来更为流畅。本模板适用于课PPT模板等多种场景。
军事理论-战争观与方法论1课件.ppt
(四)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 战争的性质就是战争的政治属性,是战争本质的具体表现。列宁指出:“弄清战争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自己对战争问题的必要前提。”“不区别战争的类型,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2.战争的阶级本质 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政治集团。凡代表压迫、剥削阶级利益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凡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战争是正义的。 战争的性质取决于: 1.战争的政治目的 凡是政治目的在于掠夺和奴役人民的战争,就是非正义的战争,凡是战争目的在于反对掠夺奴役人民而为人民谋解放的战争则是正义的战争。 3.战争的历史作用 是否具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 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 根据战争的不同性质而有区别的对待,无产阶级和共产人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有两点:一是对待不同性质的战争采取不同的态度,拥护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二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消灭战争,实现永久和平。 排队等待领取食物的阿族难民 愤怒的南斯拉夫人民 消灭战争的基本途径和手段 指出:“就是用战争反对战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用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民族反革命战争,用阶级革命战争反对阶级反革命战争。”“只有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 研究和指导 战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一)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认识战争规律 (二)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 (三)研究和指导战争,要关照全局,把握关节 (四)研究和指导战争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 (一)研究和指导战争 必须认识战争规律 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战争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战争实践反映出来。贯穿战争的全过程,支配战争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具有不依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盖然性:指出:“我们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琢磨,更少确定性,即带所谓‘盖然性’。但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 战争规律的特征 客观性:“军事的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除了我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说明了战争规律是可认识的。 (二)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着眼 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 1、既要研究一般战争规律,更要着重研究特殊战争规律。 2、战争规律是发展的。 指出:“战争的情况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 ——《选集》 (三)研究和指导战争 要关照全局,把握关节 1、关照全局是战争指导的首要问题 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或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 指挥全局的人,最紧要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 2、把握关节是推动全局发展的重要方法 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 抓住战略枢纽去部署战役,抓住战役枢纽去部署战斗。 战役第一阶段 出击北宁线 攻克锦州 解放长春 战役第二阶段 辽西会战 战役第三阶段 攻占沈阳 解放全东北 我方态势 东北野战军1948年8月,正规部队12个步兵纵队36个师、17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及1 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1个坦克团等共约70余万人。另有地方部队33万人。 敌方态势 国民军卫立煌集团55万余人。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3个地区。 1、东北战场我军具有其他战场我 军尚未具备的有利条件。 2、歼灭卫立煌集团可给国民军以沉重打击,对敌全局有震撼作用。 3、将卫立煌集团就地歼灭、解放东北全境后,我 军就可获得一个战略上巩固的、有较强实力的后方,可以给全国解放战争以更大的支援。 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断了。 ——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被俘后感叹 (四)研究和指导战争 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 战争的客观实际,是不依赖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又能为人们所认识的战争情况及其规律性。战争指导者根据战争实际情况,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制定实行战争的战略战术,以引导战争朝着胜利的方向发展,就是战争的主观指导。战争实践反复证明,两军作战,凡胜者,必定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凡败者,必定是主观指导违背客观实际。 指出:“做一个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
相关资讯
军事理论ppt课件.pptx-原创力文档
军事理论ppt课件.pptx,军事理论ppt课件 目录军事理论概述军事思想军事战略与战术军事科技与武器装备国防建设与军队改革典型案例分析 01军事理论概述 军事理论的研究对象其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战争......